插班生Q&A插班生政策是上海特有的,旨在鼓励优秀学生通过公平竞争进入重点高校。它不是高考的替代,而是对大学一年级新生的一种补充招生途径。
上海政法插班生:英语四六级水平,法律、语文考察广度。上海师范大学插班生:英语四六级综合,法律、师范专业技能。报考分析:插班生考试提供第二次高考机会,难度综合考量,部分学校竞争激烈,录取分数较高。选择插班生,可改变学历,进入更优质平台,享受不同机遇与资源。
复旦大学插班生复旦的插班生考试要求高,例如文史哲基础需400分+英语200分。理工科考生需熟悉高等数学、竞赛题解析,历年真题集是必不可少的复习资料。数学以考研难度为主,推荐书籍如《薪梦插班生数学全程指导》。录取标准看重个人优秀程度,且无复试环节,直接按初试成绩择优录取。
各专业实际招生人数将视生源情况适当调整,宁缺毋滥。 2025年起,插班生理工及环化医类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将统一为物理和化学。 学校不组织考前辅导、应试培训及相关讲座。所有考试科目不指定教材,不划定考试范围,不提供样卷和资料。
“3+1+2”模式指的是3门必考+1门首选+2门再选。其中“3”代表的就是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选科目,“1”是从物理和历史这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其中1门,“2”则是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这4门中任选2门科目。
新高考3+1+2是指:必考3门科目、选修2选1和选修4选2。所谓的“3+1+2”模式,高考的满分依旧是750分,根据不同兴趣的选择共有度种组合。
高考3+1+2科目中,“3”就是语文、数学、英语3个主科为必考科目,每科满分150,使用高考的原始成绩计入高考成绩,其中,外语科目考试由听力和笔试两部分组成,待条件成熟后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一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两科。
1、年高考规定如下:2023年新高考改革取消文理科,采取“3+3”或“3+1+2”的模式。就是外语和数学必考,6次考试中的3次;学术能力考试分为资格考试和选择性科目考试,资格考试作为高中毕业的依据,选修科目考试计入高考总分。
2、年高考政策最新规定如下:新高考改革方案3+1+2。“3”即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指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首选科目,“2”指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再选科目。
3、年高考政策最新规定如下:不再具有三大专项计划报考资格 2012年,我国开始实施农村和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包括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三项,由部属高校和省属重点大学向贫困地区、农村地区学生投放专门的招生指标。
4、开考15分钟后(外语科按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执行,14时45分后禁止考生入场)不得进入考点参加当次科目考试。在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年江苏新高考政策包含以下要点: 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不再区分文科和理科。 选择性考试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门。学生需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择两门。
年高考新政策 3+1+2高考模式各科目分数及总分 高考总分750分 “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 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 100分。
海南新高考政策采用3+3模式。第一个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每科满分150分,转换为标准分展示成绩;第二个3指选考科目,每科满分100分,同样转换为标准分。3+3模式意味着高考成绩由三门统考科目的成绩和考生自选的三门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作为高校录取参考。
1、上海2025年高考英语改革引起了广泛关注,主要变化是听说测试分值从10分提升至35分,占总分比例大幅提升,强调语言能力的综合考察。原150分的英语总分中,笔试部分将从140分降至115分,考试时间相应调整。这种改革与新中考英语分值结构保持同步,旨在更公平地评估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2、“今年的高考英语科平均分可能要比去年低7-8分,去年上海考生的平均分为104分,今年在95分—100分之间”,这是华师大教授、今年高考英语命题组的成员之一舒永祥老师的观点。“测试语言知识不出偏题怪题,加强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仍是今年设计高考英语试题的原则。
3、上海高考听说测没正试是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结合上海市高考英语机考系统开发的系统,采用的是考生和机器对话的方式提前让考生熟悉考试环境,减少考场应激反应。这项测试旨在评估考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包括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等方面。考试分为两个部分:听力测试和口语测试。
4、第二,改进和优化中考、高考英语命题,侧重考查英语表达与沟通能力。逐步打破“应试英语”、“哑巴英语”的困境,突出英语教育的语言工具本位,强调语言学习基础的重要性,切实提升初高中阶段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第三,取消初中、高中英语的主科地位。
5、听力部分题目数量增加,难度提升,要求考生更快地捕捉信息;语言知识运用题型调整为完形填空和填空题,考察语篇理解能力;阅读部分保持稳定,写作部分变为小作文和大作文组合。应对策略调整:高考题型的变革意味着复习策略需要相应调整。
1、上海高考改革在最近几年有多项变化,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更新:英语科目改革:从2025届上海高考开始,英语听力将从笔试中分离出来,并入听说测试中,通过机考进行。这一改革意味着笔试部分总分和时间会有所调整,笔试部分总分从原来的140分调整为115分,考试时间从120分钟减少到105分钟。
2、根据2014年9月19日公布的《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17年起上海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学生自主选择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即选考科目)成绩构成,作为高等学校录取的基本依据。即上海高考没有了理综,是从政史地,理化生中任选三门进行考试。
3、改革统一高考科目。自2017年起,统一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不分文理,考试时间在每年6月,外语考试一年两次。外语考试包括笔试和听说测试,高中生最多参加两次,选择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改革统一高考招生录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