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原名农经系,于1994年9月在农业部的批准下成立。自1977年起,随着高校招生的恢复,农经系开始招收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本科生,随后逐步扩展至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教育,1988年增设了农业对外贸易专业,后来更名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2、沈阳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在学科设置上具备丰富的教育资源。学院拥有一个博士流动站和一个博士学科点,以及三个硕士学科点,涵盖了农业经济管理、会计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市场营销等多个领域。
3、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是一个教育层次丰富的学院,拥有深厚的科研实力。学院设有一个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后流动站,以及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包括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以及农村财政金融三个二级学科。在硕士层次,学院提供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会计学和农村财政金融四个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
4、学院设有农林经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金融学和市场营销五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教职工65人,其中专业教师54人,管理和教辅人员11人。专职教师中,教授11人,副教授1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26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和博士在读的42人,具有硕士学位的11人。
5、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系统的管理和农业经济科学基础知识,掌握行营相应的技能的方法,能够较熟练运用计算机和外语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够适应农业经济管理领域实际工作和教学科研的需要。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6、沈阳农业大学的会计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市场营销、农林经济管理、大气科学、农学、生态学、应用气象学专业都适合文科生学习的。沈阳农业大学(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坐落在沈阳市东郊的天柱山南麓,东与名胜古迹东陵毗邻,是以辽宁省管理为主、辽宁省与中央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
1、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9年,当时广东农事实验场成立,并附设了农业讲习所。1910年,农业讲习所改名为农业教员讲习所,并开设了农业理财学课程。1914年,农业教员讲习所更名为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开始开设农业经济类课程以及农政门。
2、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由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与私立岭南大学农学院的农业经济教育专业发展而来,其历史可追溯至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建立的华南农学院农业经济教研室。在经历了“文革”期间的停办,于1979年恢复招生,1982年正式成立农业经济系,直至1992年,根据农业部的批准,更名成立经济贸易学院。
3、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由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与私立岭南大学农学院的农业经济教育专业发展而来。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建立华南农学院农业经济教研室。“文革”期间,农经专业停办,1979年恢复招生,1982年成立农业经济系,1992年经农业部批准成立经济贸易学院。2004年5月更名为经济管理学院。
1、学校性质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是南京农业大学下设的二级学院,是中国农业经济管理教育的发源地之一。
2、南农经济管理学院是南京农业大学下属的学院之一。根据南农经济管理学院的特点和学科设置,可以提供以下信息: 学科设置丰富:南农经济管理学院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金融学等多个领域的学科。这些学科的设置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帮助他们获得全面的知识和技能。
3、该地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徽为圆形。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徽为圆形,外围一圈是学院的中文名和英文名,中间是学院的标志性建筑农经大楼,大楼下方是麦穗,代表学院的前身是金陵大学农经系和国立中央大学农经系。
4、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设有农林经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工商管理5个本科专业和1个金善宝实验班。
5、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前身是金陵大学农经系和南京大学农经系,1952年合并组成南京农学院农经系,1989年3月经农业部批准成立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与贸易学院,1994年4月改名为南京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2004年9月再次更名为经济管理学院。
6、在1989年3月,农业部正式批准成立了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与贸易学院,这是学院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四年后的1994年4月,学院改名为南京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进一步明确了其专业领域和学术定位。2004年9月,学院再次更名,更名为经济管理学院,显示出其在经济与管理领域的深化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