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招生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包括报名、考试、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录取与加分政策等。具体要点如下:高考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7日-8日,科目包括语文、数学、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与外语。考试时间分别为上午9:00-11:30和下午15:00-17:00。
2、以下情况不予报名:学籍和户籍均不在我市的应、往届初中毕业生;只有我市学籍,但未在实际就读连续三年(九年级)的应、往届初中毕业生;非应届初中在校生;普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技师学院、技工学校、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因触犯刑律已被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3、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非学历教育管理规定(试行)》,严禁高校委托校外机构代理招生,严格控制非学历教育合作办学。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运行调控处处长赵卓表示,11月以来,“菜篮子”产品价格总体稳定,不同品种之间略有分化,猪肉价格在前期持续低迷后有所上涨,蔬菜价格明显上涨后趋于稳定。
2023年新高考改革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将依据全国统一高考成绩、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以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进行择优录取。 新高考政策采用“3+1+2”模式。
年成人高考新政策涉及院校与名称变化。不同层次的报考,虽考试科目不多,考试难度适中,但录取分数较低,还设有加分政策等。2024年成人高考的最新调整中,院校数量有所缩减。专业调整变动,部分专业面临取消招生的风险。当前,大量高校已对专业进行调整或缩减。
面对2024高考新政策,不同省份的学生面临不同考试模式。甘肃、黑龙江、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这7省的学生将采取3+1+2模式,不分文理科。对于传统高考地区,如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四川、云南、西藏,考生仍需遵循传统高考规定。
1、安徽省教育厅已发布通知,宣布2024年将实施新高考3+1+2模式。该模式将采取等级赋分机制,考生需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的科目。新高考模式具体要求如下:对于不提科目要求,表示无论是首选科目为物理还是历史的考生,以及再选科目任意两科的考生,均可报考。
2、安徽省新高考将于2024年正式实施,实行不分文理科的制度。关于当年高考所采用的全国卷一或二,官方目前暂未公布确切信息。但根据2023年安徽省的用卷情况分析,考虑到2023年是为了帮助考生适应新高考模式,将语数英采用新高考2卷,而理综与文综则使用全国乙卷,预计安徽省2024年新高考可能使用新高考2卷。
3、年安徽省普通高考实行“3+1+2”模式,涉及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统一高考科目及首选物理、历史两门科目。在各科选择中,首选物理成为大部分考生的选择,占本科专业组的66%,招生计划更是高达80%。相较于历史科目,首选物理的考生面临更为丰富且数量庞大的专业选择。
1、2024年北京高考改革政策规定,所有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设定的科目都将纳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这些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共计13门。 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两种类型。
2、年北京高考改革政策具体如下:考试科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考试设置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13门科目;考试类别分为合格性考试与等级性考试。所有科目均设合格性考试。
3、北京2024年高考采用3+3选科模式,不分文理科。北京市2024年高考选科模式。北京高考采用3+3选科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第一个3: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每门满分150分,采用原台考分,总分450分。
年高考政策最新规定采用“3+1+2”模式。统一高考科目包含语文、数学、外语三门。选择性考试科目包括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以及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两门再选科目。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组成,满分750分。
年高考改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科目设置变化**:从2024年开始,高考科目设置将由原来的“3+文综/理综”调整为“3+1+2”模式。其中,“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1”为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首选科目;“2”为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再选科目。
年学历改革政策调整,自2025年秋季起,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命名将统一为“非脱产”,入学考试仍采用“成人高考”进行选拔。改革后,成考招收继续教育考生的院校数量减少,专业设置出现调整与停考现象。许多高校已对专业进行了调整或缩减,部分热门专业可能面临取消招生的风险。